| 30禅天庐杂记 | |
|---|---|
| 封面 | |
| 文集册数 | 30 |
| 书名 | 30禅天庐杂记 |
| 副题 | 静坐瞑思的心得 |
| 英文书名 | Zen Cottage Miscellanies |
| 文学体裁 | 散文, 诗歌 |
| 著作类型 | 文集 |
| 页数 | 196 |
| 篇数 | 49 |
| 真佛般若藏电子书 | 繁体中文 |
| 上一部作品 | 29地灵探胜与玄理 |
| 下一部作品 | 31东方的飞毡 |
| 系列丛书 |
|
| 30禅天庐杂记 | |
|---|---|
| 作者 | 卢胜彦 |
| 语言 | 繁体中文 |
| 翻译版本 | 简体中文 |
| 出版地 | 台湾 |
| 出版机构 | 真佛般若藏文教基金会, 大灯文化, 青山, 新企业世界 |
| 出版日期 | 1977/7 |
| 媒介 | 纸本, 电子, 有声 |
| 有声书 | 华语 |
| ISBN | 9786267248386 |
| DOI | |
| 杜威分类法 | |
| LC分类法 | |
| Wikidata | |
| 30禅天庐杂记 | |
|---|---|
| 主题 | 哲思感悟 |
| 子主题 | 哲思感悟 |
| 文章体裁 | 散文,新诗 |
| 关键词 | |
| 读者 | 一般读者 |
| 佛学级别 | 0 |
| 修行级别 | 0 |
内容简介:
宣传视频:
序: 粒沙的世界(代自序)
卢胜彦
从古至今,这个世界就是沙的世界,不管宇宙经历了多少次大变动,人类经历了种种进化,战争与死亡,这个世界,仍然是一粒沙的世界。
沙啊!在大漠中跃武如出征的骑士,在平原广阔中滋润了土壤的气息,似乎沙的生命才是永恒的一种象征。
诗人威廉布莱克曾写道:
一粒沙是世界的缩影,
一朵花是宇宙的凝形,
倾刻间--
将无极置于你的掌心。
这首诗,象征了诗人想像力的丰富,但也间接的提示我们,世界就是一粒沙,宇宙就是一朵花,而人类就栖息在一粒沙之上,像一朵花一样,突然间怒放,又突然间雕谢,而人类伟大的心灵呵!像无限的意识,弥布在无极之间,存在至永远永远。
有些时候,我总觉得人实在太渺小了,一个人的生命,从出生到死亡,在浩翰的宇宙光阴中,事实上,如同佛经所说,如露,蒸之则散,如电,一闪即逝。有数的生命时光中,若不珍惜,岂不是如蝼蚁一般,显得生如不生,死同未生,毫无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吗。因而,我珍惜这一粒沙的世界,重视这一朵花的刹那,想在这短暂的一瞬间,捕捉生命的升华,发出璀璨的亮光。
于是,我执著我该执著的,不眠不休的去找灵感,把发光的冥想用记忆的线条串了起来,这些就成了空足跫音,代表了我的快乐和痛苦。而我执著的,就是“写作”,用文字来敲响心声,我不期望这些文字将如何的深深感动他人,而我祇是尽量的表达我自己,期盼能引起共鸣,使社会进步,国家富强,人类共同推进“大同世界”的巨轮。
我现年是三十三岁(虚岁),这“襌天庐杂记”是我第三十本集子。三十本书在别人眼光中认为是不算少,家父卢耳顺也说:“在年轻的一辈中,你是破纪录的。”但我却觉得三十本书,并未充实我空虚的心灵,尚未将我的心得表达了万分之一,我不满意我的“性刚才拙”,不满意我的“眼高手低”,事实上,我对自己的著作,从来就没有满意过,我仍然虚心的检讨,想将自己的表达能力,提升到自己满意的范围之内。三十本书,数百万的文字,快乐与痛苦的交替,知音者又是谁呢。
这本书,我用“襌天庐杂记”当书名,原因是,这书内的作品,泰半是近年来我静坐瞑思的心得,佛教有“四襌天”,而我的静坐冥思曾入“四襌天”,获得一些些小小哲理的领悟,因而,我用“襌天庐杂记”当书名,“庐”是我的小茅居,一栋小的不能再小的小平房(二房一厅),用此书名,名实相符,并非有特殊的别出心裁。
在这本书中,我写的仍然是:
“平平实实的爱心,
深深的雕刻在命运的自信,
检起一粒沙,
欣赏一朵花。
放开悲声的痛哭一场,
豪放的笑一笑,
襌天庐,
道尽感情的悲欢。”
最后,我说:“我仍然在一粒沙的世界,捡到了一粒沙,我将沙珍藏起来。
生的将继续的生,死的也将继续的死,而我与沙,生死同冢。”
六六年七月于禅天庐
目录:
导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