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主菜单
首页
随机
最近更改
特殊页面
社群首页
设置
关于真佛百科
免责声明
真佛百科
搜索
用户菜单
登录
查看“203孤影的對話”的源代码
←
203孤影的對話
因为以下原因,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:
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:emailconfirmed
您必须确认您的电子邮件地址才能编辑页面。请通过
参数设置
设置并确认您的电子邮件地址。
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。
{{MB BookInfo |Has cover image=[[file:203zh.jpg|120px|frameless]] |Has volume=203 |Has title=203孤影的對話 |Has subtitle=重讀五燈會元之六 |Has english title=Conversing with the Lonesome Shadow |Has literary genre=散文 |Has book genre=文集 |Has page length=210 |Has chapter=49 |Has preceded by=202千里之外的看見 |Has followed by=204通天之書 |Has book series=184給你點上心燈,188送你一盞明燈,192天下第一精彩,195拾古人的牙慧,199風來波浪起,207拈花手的秘密,211一支箭射向蒼天,215智慧大放送,217海灘上的腳印,221與開悟共舞,224對話的玄機 |Has tbboyeh ebook=[https://www.tbboyeh.org/cht#/store/bookDialog/454 繁體中文] }} {{MB PublicationInfo |Has author=盧勝彥 |Has language=繁體中文 |Has translated=簡體中文 |Has publication place=臺灣 |Has publisher=真佛般若藏文教基金會,大燈文化 |Has publication date=2008/8 |Has medium=紙本, 電子, 有聲 |Has audio book=華語 |Has ISBN=9789867091987 |Has OCLC=849233489 }} {{MB ClassificationInfo |Has subject heading=禪修公案 |Has subtopic=五燈會元 |Has writing genre=散文 |Has keyword=五燈會元 |Has reader=修行者,真佛行者,學佛者 |Has dharma level=3 |Has pratice level=3 }} {{MB ContentInfo |Has abstract=「智者永遠是寂寞的。」 這句亞瑟王的名言,正是《孤影的對話》作者蓮生活佛盧勝彥的最佳心情寫照。透過第一人稱視角,與歷代禪師們展開一連串超越時空的精彩對話,探索那隱藏在禪話機鋒背後的佛法真理。 「在古人後,議古人之失,易。處古人之位,為古人之事,難。」~明朝薛瑄 要針對歷代禪師,寫出一段評論,並不困難,此類創作在各大書局的書架上舉目皆是;但是能將自己和歷代禪師處身于同一時空,並與之問答五十篇對話機鋒的能者,卻少之又少,而本書就是「處古人之位,為古人之事」的創新嘗試。 書名何以稱「孤影」? 我說:「我總覺得,一個已經觀破一切的明眼人,其內心已寂寂。」 我說:「我形單影隻,不落諸緣,這不是孤影是什麼?」 書名為何是「對話」? 我說:「真理的顯露,有問有答,這一問一答之間,就是對話。」 ~蓮生活佛盧勝彥 《孤影的對話》為作者「重讀五燈會元」的系列作品,閱讀《五燈會元》禪宗公案時,一篇篇看似街頭巷尾都會發生的小事情,在這些平凡的對應中,究竟作者蓮生活佛與禪師們想向我們表達些什麼呢?為什麼天福禪師要說:「黃河沒有一滴水」?嚴峻禪師的「不動道場」又在哪裡?達摩祖師說:「一花開五葉,結果自然成」,而是哪位禪師膽敢反駁祖師,說了一句:「花開果不成」? 山自青青水自流,雲在青天,水在瓶;「真理就像空氣」,人人活在其中,卻不自覺空氣的存在,又似于魚在水中游,卻不知水的存在一般;然而「真理」如果落入語言文字直接描述,又會形成「著相」的結果,所以祂們只能盡可能的以善巧方便的機鋒禪說與禪問,在苦思之後,讓智慧因激蕩與摩擦,而產生火花,進而照亮千年古室的暗冥。 本書打破一般人對禪宗公案深奧難懂的刻板印象,作者以一貫親切幽默的筆觸來描寫趣味十足的公案,將禪宗公案與自己的立場和故事結合,並在文章篇尾寫下一首新詩做為公案的注解,一問一答自自然然,以新穎的手法,跳脫既有的思維,帶領讀者以輕鬆的步伐,深入這座智慧寶山,開啟奧妙的般若禪門。 |Has preface=孤影的對話(序)—我寫的書就是我的光。 我的第二○三冊書名,我取書名《孤影的對話》,副題是「重讀五燈會元之六」。 書名何以稱「孤影」? 我說: 「我總覺得,一個已經觀破一切的明眼人,其內心已寂寂。」 我說: 「我形單影隻,不落諸緣,這不是孤影是什麼?」 書名為何是「對話」? 我說: 「真理的顯露,有問有答,這一問一答之間,就是對話。」 有人問我: 「如何是本來人?」 我答: 「如月在水。」 我這回答,可是「驚天動地」的,不知大家明白否? 如果再問: 「可否說明更清楚些?」 我答: 「本來人什麼處去來?」 如果是一位開悟者,一聽我這一問一答的對話,早已明白盧師尊的非同小可,大家可否參上一參。 我的這本書,我想一定是很驚爆的,鬼哭神號的,天崩地裂的,人心沸騰的,諸聖動容的......。 如果你不信! 那就買來一讀如何? 我在書前,先寫一首現代詩,我題詩名即是: 〈我心寂寂〉 我現在的心什麼也不想 食 衣 住 行 一天又一天都是一樣一樣 西雅圖的冬季 不是下雪就是下霜 看來 看去 早已沒有什麼叫感傷 我的喇嘛裝就是我的衣裳 參差著穿 打一趟四十二式的太極拳 風來就飛揚 我寫的書就是我的光 一問 一答 看起來滿像一回事般的自然 其實說穿了 是 結夢在空床 }}
返回
203孤影的對話
。